一把全手工紫砂壶价格
时间:2020-08-12 来源:选购技巧
“开门七件事,柴米油盐酱醋茶”;“文人七件宝,琴棋书画诗酒茶”。茶是压轴的。有了茶,烟火味的生活才变得空灵隽永。好的茶当然离不开一把好的紫砂壶,生活嘛,就是要充满仪式感,才会有韵味。那么一把全手工紫砂壶的价格究竟是多少,又体现在哪里,大家可以一起来了解一下
全手工紫砂壶制作过程:
壶身:

底片盖片:
再切下两块泥料分别做底片和盖片,底片也就是壶底,取一块泥料用木搭子侧面拍成扁圆形,再用方面拍打平整,在拍的过程中左手要不停转动泥片,这样泥片才能把泥片打得厚薄均匀,泥片打好后放在转盘上,再把矩底放在泥片的中心处,然后用矩车将泥片划成圆形,矩车的作用和用法与圆规是一样的,矩底的作用是顶住矩车的尖头,避免在泥片上扎出洞,再用旁皮刀把泥片刮光刮挺。
盖片就是盖在壶身上面的圆片,它的作用是撑住壶身,在壶的其他部位都做好后再把它取出,盖片的做法跟底片一样,唯一的区别是它的中间有孔。
然后在接口处用刀扎个小洞做个记号,这里是安壶嘴的地方。
接下来的步骤叫做打身筒,就是左手垫在泥片内侧,右手用木拍子用力拍打泥片,要一边旋转一边拍打,慢慢在泥片上部打成一个向内的弧度,想让壶身弧度均匀美观很不容易,要反复拍打较长时间。拍打过程中要不时用底片比对一下,掌握大小,打身筒是紫砂壶所特有的制作工艺。
拍好后的身筒边缘处用旁皮刀切齐,切口要有一个坡度,外侧大里侧小,以便能够托住底片。
在切好的围片斜坡处涂上事先和好的脂泥,把底片沾上去,用旁皮刀刮掉多余的脂泥,并把底片压牢,再用竹拍子把壶身和底片挤紧,这个过程也叫“赶身筒”。把壶身翻过来,用竹拍子把里的多余的脂泥也刮掉,这样壶的底部基本制作完成。
然后开始打壶身的上半部分,拍打的方法基本一致,只是根据设计要求不同,最终成型的弧度有所区别,有上大下小,有下小上大,也有上下一样大的。打好上部身筒后也要切出边缘的斜坡,抹上脂泥,沾上满片,用竹拍子修整整个壶身。
壶嘴和壶把:
切下一块泥料,用手搓成条状,搓的过程中掌握好力度,要搓成一头细一头粗的样子,搓好后切掉两头多余的部分,再用木拍子整形,整形完毕后左手按住泥条,右手用挖嘴刀开始通壶嘴,对准位置后左手松开,右手带着泥条在桌面上滚动,壶嘴渐渐变大,具体的大小根据壶的大小灵活掌握。

然后是钻孔安装壶嘴壶把,首先在记号处用铜管钻孔,一般是钻七个孔,大壶相应多一些,在壶嘴处涂上脂泥,拿一把标尺放在壶上面,它有两个作用,一是把壶嘴壶把对齐成一条直线,另外是提示安装高度,壶嘴壶把的高度不能超过壶身的高度。注意壶嘴壶把与壶身接触的地方要切成凹状,与壶身的弧度相匹配,这样才会沾的牢固,不易掉下来。

安装完成后再仔细观察一遍各部位是否协调。
壶盖:
壶盖的做法分四步,先取一个泥片用矩车旋出大边,约隔0.5cm处再旋出一个小边,再把边缘用明针修整成圆形,这个过程叫“倒角”,修整好后这个泥片叫“同盖板”。
再取一块泥片放在虚砣上面,一边旋转一边用手压出壶盖的弧度,压好后把边缘处刮平,放在“同盖板”上面,用脂泥沾好,刮掉多余脂泥,再用蓖只把边缘挤紧,再用明针清线,这个过程需要反复修整。

第三步就是做点段:
点段就是壶盖下面深入壶身的部分,也叫子口。取一块泥条用木搭子拍扁,拍的时候注意力度,要拍成斜面的,一面厚一面薄,拍好后用尺子量好约1.5cm的宽度,切掉多余部分,卷成圆圈状,放在托子上,托子是内凹的,把壶盖翻过来放上去不易变形,再把子口放在“同盖板”上面,量好大小后切掉多余部分,也是切成一个斜口,抹上水沾牢,再在上面抹一圈脂泥,沾在“同盖板”上,敦实,再把点子沾上去,一边旋转一边压实并抹掉脂泥,这个过程叫做转点角。
晾稍干些后,把壶盖下面的“同盖板”挑掉。
第四步是捻点子:
取一个泥条,一头插入一根竹棍,顶在身上,左手旋转泥条,右手用木拍子拍打泥条顶端,再用竹制的专用工具“点含子”反复清线,把泥头滚圆,滚好后用旁皮刀把圆形泥慢慢切下来,并把中间部分挖掉,再用尖刀在上面钻一个气孔,没有这个气孔壶里面的水倒不出来,这就是紫砂壶盖上的点子了。
至此一个弧线优美的紫砂壶盖就做好了。
署款:
最后一道工序叫署款,把壶翻过来立在顶柱上,把作者的印章放在壶底部,用锤子敲一下,印章就盖好了,一般每把紫砂壶要刻两个印章,一个在壶底,一个在壶盖的内侧。紫砂壶艺人所用印章一般都出自金石篆刻名家之手。
